培養孩子耐性有三秘訣
面前的蛋糕還沒吃完,毛毛便迫不及待地嚷著要吃巧克力;在遊樂場看到好玩的滑梯,毛毛無視前面正在排隊的小朋友,自己硬要搶先上去玩;上興趣班時,毛毛髮現自己怎樣也無法做好時,便輕易放棄;遇到要求沒有被及時滿足的時候,他立即發脾氣,甚至情緒失控……如此種種,3歲的毛毛在父母的眼裏就是一個“急性子”,遇事沒有一點耐心。
早教專家表示,小朋友的忍耐力,其實與其年齡成反比,然而“耐性”這種特質,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專家建議家長應在幼兒至小學階段,開始逐步培養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堅毅能力。如果小朋友得到不正確的引導教育,長大後就可能要承受“惡果”。例如,孩子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稍不如意就覺得無法忍受,不能夠冷靜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承受挫折,以至於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專家強調,父母應該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年紀、能力及脾氣秉性。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則,如果家長本身也是急性子,就很難去訓練小朋友的耐性。父母應該時刻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現,力求做個耐心的典範。
方法1:刻意讓孩子等待
佳佳通常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東西,如看動畫片、切開剛買回的西瓜或是再講一個故事等等。佳佳媽媽都會告訴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會兒。給佳佳時間用來體會和比較,讓她明白“等待”是一種什麼感受,這段時間裏可以為孩子唱個短小的歌曲或是從1數到10。這樣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時間。
專家點評:以上案例列舉的方法對培養孩子耐心很實用。培養孩子耐心,就得嘗試向孩子解釋,讓他明白應該等待多長時間,然後不要理睬孩子將有可能對你的打擾。不過,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不要一下就讓他等5分鐘。剛開始時可先等1分鐘,然後再增加到3分鐘,一般在家裏訓練,效果會比較好。
提示:也可以在孩子在等待的時間裏幹點事,譬如媽媽接電話時,讓孩子安靜1分鐘。如果孩子能安安靜靜等待了這1分鐘,媽媽應該這樣表揚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媽媽說話的時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聽話,那麼接下來的1分鐘可以不理會他,並且向她說明為什麼。這樣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腸,不然訓練將會前功盡棄。
方法2:暫時轉移注意力
當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談時,不妨給孩子一個他平時沒有見過或者不怎麼讓他玩的小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當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麼東西時,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兒做什麼的時候,你已經結束談話了。
專家點評:如果是個剛開始學步的小寶寶,給他一個玩具是個不錯的主意。因為大多數2歲左右的孩子還不具備自己轉移注意力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到了3歲或者4歲,就應該鼓勵他們在等候的時間裏自己去找事情幹。
提示:如果父母給3~4歲的孩子一個玩具,意味著父母要替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訓練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讓孩子在等待的時間裏畫張圖,或是自己看看書等,做一些孩子平時比較感興趣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己選擇如何打發時間。
方法3:默契溝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談幾句,此時孩子想要得到關注,可以事先訓練他與父母的默契。譬如讓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訴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會儘快滿足你。這種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溝通的同時不必中斷與人的談話。
專家點評: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提供給孩子身體上的接觸,以使他安心,並且使他可以在成人交談時安靜一會兒。但孩子並沒有被要求離開父母,自己去做點什麼,他還是要依賴父母使自己安靜下來。教會孩子什麼叫耐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僅要教會孩子在他等待的時間裏幹點什麼事,也要使他相信,耐心地等待一點點時間,最終將會得到他所期盼的東西。
提示:3~4歲的孩子是難以理解“從現在起10分鐘”有多長時間,訓練時應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聯繫起來。譬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用10分鐘給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辮,穿好裙子,媽媽就給你講故事。”這樣孩子就會逐漸理解時間長短的概念。
留言列表